• 广发·体育推广分销B2B平台
  • 累计为广发·体育宣传展示1.2亿次以上
  • 分销模式,让每个人都愿意帮您做生意
  • 30多万销售员注册,快速对接销售渠道

植保无人机获力挺,发展前景十分光明

时间: 2017-09-13 13:52
字体大小:


  植保无人机发展迅速。不仅在产品上获得了用户的认可,也在发展上得到了政府部门的支持。未来,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,植保无人机有望获得进一步升级,从而实现新的加速增长。

      在你的印象里,无人机是否还停留在视频拍摄或是军事用途?其实,近两年来,随着飞控技术升级与市场的进一步扩展,无人机在农业植保领域获得了快速发展,植保无人机俨然已经成为无人机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。

   植保无人机之所以能够快速走入乡间田野,获得农机行业和农民的高度认可,在于其相比传统植保模式所拥有的巨大优势。

    无人驾驶小型直升机具有作业高度低,飘移少,可空中悬停,无需专用起降机场,旋翼产生的向下气流有助于增加雾流对作物的穿透性,防治效果高,远距离遥控操作,喷洒作业人员避免了暴露于农药的危险,提高了喷洒作业安全性等诸多优点。由于植保无人机具备一定的智能功能,可规划作业路径,能够对作业区实行全覆盖式的平均喷洒,对农作物也不会造成损伤。

     电动无人直升机喷洒技术采用喷雾喷洒方式至少可以节约50%的农药使用量,节约90%的用水量,这将很大程度的降低资源成本。电动无人机与油动的相比,整体尺寸小,重量轻,折旧率更低、单位作业人工成本不高、易保养。植保无人机工作效率更高。相对于人工平均每天3公顷左右的作业量,植保无人机的喷洒效率可达到人工的15倍以上。

    由于无人机携带方便、使用优势突出,无论是平原、山丘等各种地形条件,还是棉花、玉米等不同作物品种,都能实现无缝适用,满足各类差异化需求。

   

植保无人机发展获“力挺”

  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,18亿亩基本农田,每年需要大量的人员从事农业植保作业,而我国每年农药中毒人数有10万之众。农药残留和污染


造成的病死人数至今尚无官方统计。 同时,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逐渐稀缺,人力成本日益增加;由于农药对人体伤害较大,年轻人不愿意进行农药喷洒。“植保无人机可远距离遥 控操作,避免了喷洒作业人员暴露于农药的危险,保障了喷洒作业的安全。”有专家预计到2020年,中国植保无人机需求量是 10万架,无人机植保从业人员需求量是40万人。

    植保无人机的发展于农业有益,于民生有益,因此受到了全国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们的极大关注。在今年举行的全国“两会”期间,全国政协委员牛汝极就提交了《关于大力推进基于北斗导航的智能植保无人机技术发展》的提案,对植保无人机发展建言献策。


   日前,作为全国农业发展的主管部门,农业部对牛汝极委员的提案进行了回复。农业部在回复中表示,为了促进植保无人机健康发展,将从三个方面采取积极措施。一是配合国家空管委完善制度标准,引导行业规范发展;二是积极推进植保无人机购置补贴试点,并加快经验推广;三是推进包括植保无人机作业在内的病虫统防统治,实施病虫害统防统治补贴。

   此外,6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修订后的《农药管理条例》中明确规定国家将通过推广生物防治、物理防治、先进施药器械等措施,逐步减少农药使用量。其中,植保无人机就将作为先进施药器械被推广。

植保无人机不断普及,开始走进普通老百姓的生活。国内有很多植保飞防服务公司,也有一些有志青年投身植保作业服务行业。植保无人机不仅仅是年轻人创业、广发·体育赚钱的专属,也是农民干活的好帮手。

  目前,国内的植保无人机基本都实现了初步智能自主驾驶,也就是根据作业目标的具体情况,自动生成航线,一键起飞,无人机可自主完成实施航线,完成作业。但是无人机仍然需要人工操作,不能自己学会维持稳定状态、自动选择最佳路径。

   要想达到更好的作业效果,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就显得尤为必要,而且也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。通过开发语音控制技术与智能驾驶模块,植保无人机的操作将更加简单化、智能化,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作业效果和效率。同时,人工智能植保无人机还能实时采集气温、环境等情况,结合实际进行大数据分析,采取更为合理的作业方式。


Copyright © 商名网 All Rights Reserved.